要想成功,就要明白失敗的含義,正確的說,他們兩個都是復雜的綜合體,同時又沒有固定的含義。他們的定義隨著我們的認識不斷提高,含義也有所不同。人生的光榮不在于永不失敗,而是失敗后你能屢仆屢起。最終,只要站起來的次數(shù)比倒下的次數(shù)多,就是成功。
很多我們都聽說過得功成名就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同樣是經(jīng)歷了挫折與失敗。
18世紀著名思想家、批判現(xiàn)實主義作家、音樂家、社會活動家羅曼·羅蘭,他的第一篇小說《童年的戀愛》送給當時的一位權(quán)威批評家鑒賞,遭到其否定,氣的羅曼·羅蘭把原稿撕掉,但他扔充滿信心,越挫越勇,最終成為世界聞名的作家。
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(shù)家蓋叫天,為了表現(xiàn)武松的英姿,曾為了把眼睛睜圓,用火柴棍支在眼皮中間。為了把腿練直,他在腿彎部綁上兩根削尖的竹筷子。誰可知他經(jīng)歷了多少的失敗與挫折、多少的辛酸苦辣,最后練成了戲臺上的名角,人稱“江南活武松?!?/span>
愛因斯坦同樣遭受過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嘲笑,甚至辱罵。在一次手工課上,在眾多學生的作品中,老師拿起了一只很不像樣的小板凳,氣憤問道:“你們誰見過如此糟糕的板凳,我想,世界上不會有比這個更糟糕的板凳了。”但愛因斯坦回答說:“有的?!比缓笏贸隽酥白龅母幌駱幼拥膬蓚€小板凳,他說雖然這第三個并不能使人滿意,但總比之前的兩只強吧!
足以證明,樂觀者的眼中充滿希望,沒有失敗。
我國古代哲人說,境由心造。確實如此,如果我們想的都是快樂的事情我們就能快樂;如果我們想的都是悲傷的事情,我們就會活得憂郁;如果我們在做事情之前想著一定都能成功,那我們就能本能的充滿信心;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滿腦子想的都是失敗的情景,那我們注定會失敗;如果我們沉浸在自憐里,逢人就說,那別人就會有意避開我們······
所以,我們在遇到困難時應該選擇積極的態(tài)度,用心去找出問題的根源,然后果斷的采取相應措施去解決,而不是驚慌失措,瘋狂的在小圈里打轉(zhuǎn),像迷了方向的小船。心靈導師卡耐基說:“一個人如果能夠在面對困難的時候,在衣襟上插上花,昂首闊步向前走,那么他永遠不會成為失敗者。”